磁座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磁座钻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合肥食品追溯试点周年回顾新日

发布时间:2020-01-16 02:09:58 阅读: 来源:磁座钻厂家

合肥食品追溯试点周年回顾

2012-07-16 21:13:27来源:新安传媒网评论:0 点击:从今年年初开始,合肥市商务部门已着手牵头打造合肥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计划在半年内初步建成覆盖建成区的肉菜流通追溯系统,其中包括2家大型肉菜批发市场、8家机械化屠宰企业、20家标准化菜市场、45家大中型超...

从今年年初开始,合肥市商务部门已着手牵头打造合肥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计划在半年内初步建成覆盖建成区的肉菜流通追溯系统,其中包括2家大型肉菜批发市场、8家机械化屠宰企业、20家标准化菜市场、45家大中型超市、48家团体消费单位。事实上,记者调查发现,在食品追溯这茬事儿上,合肥已有“先行者”,只是如今的处境有些许尴尬——可追溯产品种类少价格偏高,可追溯终端难得一见,而且消费者似乎还不太“买账”。

可追溯终端难觅

去年8月份,食品追溯查询终端进驻合肥市红星路上的红府超市。上周末,记者在该超市的蔬菜区域找到了这台终端机器。记者随手拿起一盘包装好的青椒,上面除了商品条形码之外,还贴有另外一个“朗坤物联网视频安全追溯平台”的条码。记者将青椒外包装上的追溯条码对准扫描口,屏幕上的“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上立刻显示出详细信息,包括:产品介绍、追溯总览、生产环节、农资环节、检测环节、物流环节和销售环节7项,均有文字和图片说明。在“生产环节”下设的“种植时间”一栏,标明该盒青椒是“1月上旬温床播种育苗,4月上旬定植,6月中旬至9月上市”。

位于黄山路与东至路交口处的皖垦农产品超市,在店外便张贴着“可追溯农产品”的大幅宣传画。工作人员程保安给记者翻出了上十种贴有“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标签的商品,包括鸡蛋、大米、茶叶、黄酒和梨子等,不过记者在店里却没有见到可追溯的终端设备。“终端是有的,但是店面装修时没有预留网线,不能联网就用不了,搬到后面去放着了,但是通过短信、电话、网站等方式也都是可以查询的。”

而在南七北京华联、潜山路乐购超市、三里庵家乐福等卖场,记者则没有找到可追溯的终端设备。乐购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卖场内虽没有可追溯终端,但是有部分产品贴有二维码,使用具备识别二维码功能的手机扫描同样可以实现追溯。而家乐福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卖场的系统对商品都有详细记录,尤其是“农超对接”的商品,如果消费者希望获知这些消息都能够查询到。“追溯系统对上游的供应商来说要求比较高,他们如果不提供全部信息,即便有追溯终端也没有什么用处。”据该位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卖场曾与工商部门联合推出过有关商品批次等信息的追溯系统,但一段时间之后也退出了“舞台”。

品种少且“身价”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大卖场中可追溯商品所占比例都很小,在普通菜市场则根本不见踪迹。“你讲的那种,在大超市才有卖吧?我们这都是从周谷堆批的。”蜀山区东至路上的农贸市场里的一位摊主告诉记者,整个菜市场卖的菜,都没有所谓的“可追溯条码”。

红府超市红星路店杨姓店长告诉记者,店内销售的可追溯商品中,仅包括蔡家湾蔬菜、徽王干货、春然肉类等少数几个品牌,涉及蔬菜、干货、肉类、鸡蛋、面条等30多种商品能够进行追溯,总的比例还是很小的。

而在潜山路乐购超市,蔬菜区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所负责的区域内,没有一种商品贴有可追溯标签。“扫条形码的时候会出来一些信息,产地是能看到的,很详细的就没有了。”

不仅品种少,可追溯的农产品一般都“身价不菲”。在红府超市红星路店蔬菜区域,记者找到了“蔡家湾”品牌的紫茄子、胡萝卜、土豆、青椒等好几种贴有可追溯条码的商品,均来自安庆岳西县。其中,可追溯紫茄子价格4元/500克,而普通的精品紫茄价格为1.48元/500克;可追溯土豆的价格为3元/500克,普通精品土豆售价为1.98元/500克;可追溯青椒的价格则分别是5元/500克,而普通青椒的价格是3.48元/500克。而在皖垦农产品超市,可追溯的无公害鸡蛋一小筐的标价为21.8元,过秤一称是1.3千克,这样算来,这种鸡蛋的单价接近8.4元/500克,比普通鸡蛋的售价也要高出一些。

不过,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商品的价格偏高,不单是因为“可追溯”,和品牌以及品质也有很大关系。譬如说有机蔬菜,其种植成本原本就比普通蔬菜要高,售价高那是自然的。

市民对追溯不“感冒”

“我看到店里有可追溯产品的广告了,不过我买了东西之后一次都没查过呢。”上周六的中午,记者在皖垦农产品超市碰到了和老伴一起来采购的程大妈。她说,比起那些系统里的信息,她更相信自己的真实感觉:“上次在这里买了几样蔬菜,回家还能放个一两天,感觉跟我们年轻时候买的菜是一样的,就觉得比较好。”程大妈说,虽然这些菜价格贵一些,但是她还可以接受。

相比程大妈,在这家店里购买葛粉的李女士对“可追溯”就完全没概念,“还不知道有这个东西呢,都能查到什么呢?”听记者解释了之后,李女士表示如果有了可追溯的信息,在购买时确实会放心一些。

记者还做了一个小实验。上周六下午4点半左右,在放置有可追溯系统的红府超市红星路店,记者观察了一刻钟时间。当时来来往往买菜的人大约有十几人,其中只有一位年轻的女顾客挑走了包装好的两个“可追溯”土豆,但是她并没有在终端机上扫描查询。而大多数顾客,都选择了购买普通的蔬菜。当记者询问这些顾客是否知道可追溯商品时,只有三个人表示“听说过没查过,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平时也有人来扫描一下查查信息,确实不多。”该超市工作人员介绍。

看上去很美好的食品可追溯,遭遇了现实中的些许尴尬——消费者认知度不高,而企业对多掏腰包也有顾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省的食品追溯体系还存在权威性缺乏、推广难、认可度低等问题,而这也是全国的“通病”。

消费者眼中的“鸡肋”

作为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合肥市民张静对食品安全十分上心:“小孩子对饮食安全的要求更高,因此挑选食材要格外小心。”对于食品追溯,她是有所耳闻的,也曾经去超市尝试过,但结果让她不太满意。

“比如我买的一块猪肉,可以查询到它没有使用农药,但这些信息都是企业自己提供的,真实可信吗?”她说,现在很多企业、超市都提供食品追溯,但内容却常常让人“雾里看花”。在一些农残检测、防疫记录等关键信息上,基本都是企业自己提供的“未检出”“不使用农药”等信息,权威性有待考证。

而更多的消费者,还未养成食品追溯查询的习惯。记者了解到,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市面上溯源系统的溯源信息不够详尽,可查到的有效信息太少,食品追溯在消费者眼中可有可无。另一方面,目前食品追溯主要通过指定的扫描仪,或者通过登录网站、发送短信等方式。这些方法对于年轻人来说较为便捷,但对于一些习惯传统方式的消费者或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消费者来说则略显欠缺。这些“高科技”方式的使用,还缺乏相应的指导和推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很多可提供追溯技术的食品都是快消品,比如一块肉、一条鱼,从菜场到消费者的餐桌,可能只有几个小时;即使消费者真的食用后发现问题再进行追溯,也可能出现“证据缺失”的困境。这就要求消费者养成入口前即要追溯查询的习惯。而现实中则未达到这个程度,因此效果也大打折扣。

企业眼中的“鸡骨头”

目前我省涉猎食品追溯的企业不在少数,主要领域集中在农产品行业。不过多数企业反映,真做起来,食品追溯却犹如一块“鸡骨头”,比较难啃。

“前期投资成本很大。”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营销市场部经理徐东旭对记者说,由于追溯系统实用性需建立在贯穿整条产业链各环节的系统定制化设计开发上,企业前期投入较大。而由于是新事物,企业从系统、平台的研发到后期推广,成本也非常大。

虽然食品追溯对于产品来说是非常好的商业卖点,但一些生产企业对其积极性不高。“搞食品追溯就要增加成本,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根本达不到投入的标准。”肥东县一家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邢兵也这样坦言。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目前国内将可溯源系统对外开放的企业很少,社会大众对食品追溯的认可度还不高,食品追溯的附加值尚未为生产企业所认识,而成本投入则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

上述从事食品追溯的企业人士说,从现阶段我国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来看,重点是理论意义研究方面,即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重要性、可追溯体系如何建立等。但在可追溯体系的成本如何分摊等领域则探讨极少。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体系越来越受政府、企业、消费者的重视。与此同时,高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构建成本由谁来负担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探因

“多头分段”的“后遗症”

当然,食品追溯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政府也加大了投入。比如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已确定三批试点城市。其中,我省的合肥、芜湖均在列。合肥今年就获得4000万的试点资金支持,将有望于年底前实现肉菜流通追溯。

而我省农业部门也选择13个试点县,投入项目资金,进行农村物联网建设,这也将为农产品追溯提供基础技术支持。合肥市农委也提出今年将进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对产地、产品进行编码;在四县一市、包河区、庐阳区各安排1~2个基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

对于食品追溯,各级政府多个部门热情都不小。据了解,目前,商务、农业畜牧、工商质监都在抓可追溯监管。大家都来打造可追溯系统固然是好事,但各有各的手段,各有各的侧重点,也容易造成不衔接的问题。

目前国内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属于分段监管,因此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也出现分段追溯的情况,例如工商局在超市零售环节追溯,质监局在生产加工环节追溯,食药监局在餐饮环节追溯。目前商务部推行的肉菜追溯体系,实际上也是在一部分产品或者环节实现追溯。总体来看,国内追溯产业还是围绕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监管环节实施的,并没有实现全供应链的可追溯。

因此业内有专家说,要做到“环环相扣”并不容易,因为每个环节都存在独立的责任人,这些责任人对可追溯体系的认知程度并不相同。而整合监管和追溯系统能形成一个标准一致相互连通的闭环。

【5联网 www.5lian.cn】

挂号电话

名医汇

名医汇